设为首页 收藏呼伦贝尔青年创业促进会 收藏本页
新闻中心
新闻资讯
【观点】由全市创业创新大赛想到的
作者: 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7

从组织发起到各旗市区比赛推荐,再到全市的总决赛,历经半年的全市创业创新大赛已落幕一个多月了。由于市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细致的组织和全方位支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这次大赛不仅取得成功而且对于呼伦贝尔这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优化创业环境和推动创新创新工作更上一层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比赛虽已结束,但它产生的效应却不仅仅停留在比赛期间,参加比赛的创业者需要总结,参与评审的评委们需要回顾,关注这项工作的各界人士需要借鉴,而为创业者服务的组织更需要认真思考,我们给这些创业者带来了什么,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帮扶。 

呼伦贝尔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从2009年至今,在全市范围内帮扶了415名青年自主创业。在各旗市区的创业创新比赛以及全市总决赛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参加比赛的大多是完成了三年帮扶期,相对比较成熟,处在稳步发展阶段的项目。在旗市区比赛中,8人获得创业类或创意类第一名,还有若干个其他名次。其中有8人入围20人的总决赛,经过项目路演以及评委提问等环节,两人分别获得创业类和创意类第一名,一人获得第二名,两人获得第三名。创业者的风采以及项目的发展通过媒体传播,展现在全市群众面前,使全社会对创业创新工作有了更直接的了解。


虽然参加比赛的青年在创业大军中是少数,但他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由于各种因素未能参加比赛的创业者,相信他们也特别关注了此次比赛。在朋友圈、交流群等平台中,青年给了参加比赛的伙伴们许多鼓励,也为他们取得的成绩喝彩。在青创会大家庭中,大家是一同前行的伙伴,是充满了向上、向前正能量的团队,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所以大家凝聚在一起。

比赛的顺利举办,自然少不了评委老师们公正、公平的评判。在一些旗市分赛区中,青创会与主办单位积极合作,推荐导师志愿者作为比赛评委参与比赛规则的制定以及项目的评审工作,与其他评委一同为比赛的有序开展默默奉献。他们是比赛的评委,更是创业者的导师,在青创会中,先后有近5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作为导师志愿者,他们贡献时间、智慧、资源,为青年创业者们提供无偿服务,传授商业经验、传递商业文明,与青年创业者们互助共长。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经验丰富、技能过人、充满爱心、乐于奉献,是扶持青年创业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核心要素。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提出到落实,已经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创业创新环境逐渐改善。青年人作为创业创新的主力军,需要紧抓当前大好机遇,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产品、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创业创新的洪流中扎稳根基。从此次参赛的创业者和项目中可以看到,虽然我们地处祖国的边远地区,在信息、资源等方面无法与较发达地区媲美,但创业者的创业精神丝毫不逊色,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决心非常坚定。他们的项目也各具特色,农机具制造、旅游服务、民族文化产业等一批有特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涌现出来。但同时,在项目商业模式的建立,互联网手段的运用,以及在路演阶段创业者思维层次感和语言表达连贯性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欠缺。

创业并非易事,需要创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做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而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开始,过程一定是充满坎坷,想要创业成功,靠的是硬实力而非运气。当前的商业形式,早已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也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无论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产品服务的创新,都需要在一定实践基础上来进行,可以是自己的实践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实践,但埋头冥想、闭门造车肯定无法走向成功。

呼伦贝尔市青年创业促进会自2009年成立至今,针对青年人创业领域开展扶持工作,运用资金支持+导师辅导+平台的方式,帮助那些有创业意愿并且具备创业潜质的青年人成功创业。目前已有起步资金、成长资金和融资项目库三种帮扶模式。

已帮扶的415个项目中,84%分布在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矿区,绝大部分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和农场场部,38%是少数民族青年,项目成功率达到90%。创业者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是自身努力的成果,如何能在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以及创业者中选出潜力股,并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驱动创新的目的,需要有效的机制以及常态化的管理和服务。资金对创业者来说固然重要,有资金才能做事,但能否成事却并非只是资金在起作用。

青创会为起步阶段的项目提供3-5万元的无利息、无抵押、有担保的资金支持,重点放在扶持模式和日常管理方面。在项目筛选机制上,始终运用“三审通过”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志愿者团队力量,对创业者自身综合素质、项目发展前景以及创业者与项目的匹配程度进行综合考察,帮助青年梳理、完善,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效益。鼓励激励是非常主要的帮助,但在项目选择上,对青年说“不”,也是帮扶的另一种体现,因为经过导师们的评审后,发现创业者自身能力或项目存在明显缺陷,如果不及时停止或完善将会有很大隐患。获得扶持的青年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为其配备一名“一对一”导师,陪伴式辅导三年,将经验、技术传授给青年,帮助青年发现潜在风险,少走弯路。在三年的帮扶期间,青创会通过项目巡诊制度,由市青创会及各旗市工作站组织导师定期实地查看项目实际情况,集中力量帮助青年解决实际问题。

青创会扶持的创业项目主要是处在起步阶段,项目规模较小,多数是传统项目。通过此次创业创新大赛参赛项目的展现,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好思路,传统项目更加需要创新型思维。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青年创造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显得尤为重要,开阔眼界、开拓思维是新一代创业者们所需要的。

推动创业创新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持续推动青年人创业创新更是需要长效的机制和有效的方法。此次全市创业创新大赛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创业者们感受到市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在运用各种方式为其提供创业创新方面的优质服务。呼伦贝尔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作为经市委、政府批准,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扶持青年创业的公益组织,将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用科学有效的帮扶模式、严格的纪律要求,思考与实践同行,为呼伦贝尔市有志青年创业创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版权所有:呼伦贝尔协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阿里河路天骄旅游商务酒店(原北苑宾馆)五楼

邮箱:hlbeqc@163.com 联系电话:0470-8240177 传真:0470-8240177 备案编号:蒙ICP备19001811号

 蒙公网安备 15070202000372号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均源于原创,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